竞聘写作网山东一枝笔写作事务所主办 | 竞聘地图                             把竞聘写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竞聘动态 常见问题 信誉保障 稿费介绍 支付帮助 联系我们 合作专区 范文文库 写作中心

百万范文,免费预览

弗洛伊德百年梦话
2010-09-15 来源:竞聘写作网 点击:

2006年5月6日,弗洛伊德诞辰150周年。他的思想,影响了人类一整个世纪。弗洛伊德两个最有影响的思想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精神活动的许多方面;我们并没有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理性。 弗洛伊德其他核心的思想还包括:童年时代的感官体验,对于长大之后的成
演讲稿写作网,原创写作、专注精品。

2006年5月6日,弗洛伊德诞辰150周年。他的思想,影响了人类一整个世纪。弗洛伊德两个最有影响的思想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精神活动的许多方面;我们并没有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理性。

 

弗洛伊德其他核心的思想还包括:童年时代的感官体验,对于长大之后的成人生活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梦都是有含义的;在一个临床心理医学家设定的床上自由联想,能减轻心理紧张并改善精神机能。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会简化成:梦,性,精神分析。这些思想的影响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历了起起伏伏,至今它们仍然饱受争议。

 

这些争议包括:精神分析的科学性究竟如何?它与今天正蓬勃发展的以实证为主的认知科学是什么关系?梦究竟是一堆神经元的活动,还是人的潜意识的表达?性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究竟占到什么样的地位?

 

这些争议同时也说明,它们仍然有影响力。今天,科学家正在用新的方法检验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以脑认知科学为主导,心理学依靠科学手段开始向人类的灵魂深处进军。

 

正如所有其他的理论一样,弗洛伊德的理论将被改良并最终被取代——他的一些理论已经被取代了。

 

但是,无论最终解释它们的理论是什么,他的核心思想——我们并没有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理性——都将继续活下去,也许将永远活下去。

 

仍未能解析的梦

 

作者:安德鲁·布鲁克(加拿大哲学协会主席)

 

尽管在一些人眼里,弗洛伊德自己一生都是在说梦话,但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聆听他的梦话。

 

1895年夏,在维也纳森林天空大街旁的观景宫里,弗洛伊德完成了《伊尔玛注射的梦》。在后来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弗洛伊德写到:“你相信吗?有朝一日,这间房子旁的一块大理石板上会写着:希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于1895年7月24日在这里揭开了梦的秘密!”

 

又花费了五年时间后,弗洛伊德完成并出版了《梦的解析》。

 

2000年美国特纳出版公司做《20世纪人类全纪录》时,把1900年《梦的解析》的出版作为20世纪人类大事记的开端。

 

第一个把梦引入科学的人弗洛伊德之前,梦先是在神秘幽暗的灵魂世界徘徊了数千年,继而又在1900年之前的科学史中被当成单纯无意义的肉体反应——在灵魂和肉体之间、传说和现实之间,梦的位置飘忽错乱。

 

1895年,在治疗精神症患者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与患者梦境的极大关联。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他分析了1000多个病人的梦,并通过记录和追忆自己的梦而进行自我分析,从而提出了关于梦的理论。

 

“所有的梦都是有意义的。梦是通向无意识的康庄大道,是窥探人格最深处的线索。”弗洛伊德如此认为。

 

梦的本质是欲望的满足,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如著名的杀死小白狗梦例:一个女士梦见杀死一只小白狗,弗的分析结果为,在现实中,这个女士对一个皮肤很白的同性非常不满,于是在梦中,她把这个憎恨的对象化身为小白狗杀掉。

 

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梦的意义带入科学视野并对其进行严肃考察的人,他把释梦看作是“了解潜意识的捷径”,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最坚实的基础”。他声称:“如果有人问我怎么样才能成为精神分析学家,我会这样回答:去研究你自己的梦。”

 

在自然科学中有这样的原则:只有两人以上同时观察到的现象才可信,并且这一现象必须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被重复,才有意义。如果按这个原则——至少是目前——梦是不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因为严格说来梦既不能由两个人同时看到,又不能重复。

 

而弗洛伊德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于做梦人的回忆、讲述,以及大量的自由联想式的谈话,主观臆测成分大,难以量化,难以分门别类进行评价。正因为此,在弗洛伊德之后,仍有很多科学家把梦看作低级和无意义的东西,认为它们的来源不是精神过程,而是一些干扰睡眠的肉体过程。

 

中国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朱建军,被同行称为“中国释梦第一人”。从1986年读心理学研究生时,朱就开始释梦,弗洛伊德是他最初的领路人。

 

“那时候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记梦,然后用弗的理论进行分析。”朱对本刊说。虽然在接触弗洛伊德理论一年后朱建军就转向了其他梦的理论,但他仍认为,精神分析强调的通过内省而获得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训练。

 

“扎在《梦的解析》中的每一分钟都不是白费的,可以说那时睡觉学到的东西比醒时还多。”

 

朱建军说,心理学本来就有两个方向的研究传统:一是客观的,一是相对主观的。现今一些心理学者总是想模仿物理学,认为在研究方法上越接近自然科学越好,这种倾向可称为心理学界的“牛顿羡慕”,对此他持反对态度。

 

“脑生化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梦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神经系统只是梦的载体而与梦本身关系不大,这正如一本书的内容和油墨的特征没关系。”朱认为心理学恰恰应该直接建立在内省现象学的基础上。

 

无论对弗洛伊德有怎样的质疑,在梦的研究方面,弗洛伊德确实成为一个起点。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从弗洛伊德出发,为证实他或否定他提出新的依据。

 

事实证明,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梦的研究沿着客观和主观两条道路都得到了发展,并在某些点上达到了默契。

 

来自科学的挑战

 

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是第一个用实证方法对梦进行研究的科学家。

 

20世纪20年代,巴甫洛夫用狗做条件反射试验时得出结论,认为梦的本质是“大脑神经细胞的无规律活动”——巴甫洛夫将那些无规律活动的神经细胞称为“警戒点”,它们负责在脑神经普遍抑制的状态中保持清醒,以备随时醒来。

 

在这种观点中,梦没有意义,它只是大脑的噪声。

 

巴甫洛夫梦理论问世后就屹立在弗洛伊德的对面。而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的科学界曾把巴氏观点奉为惟一正统。

 

到了20世纪30年代,脑电的发现及其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给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30年代到50年代,人们借助脑电观察到,脑内负责清醒/睡眠切换的,并非巴甫洛夫所说的“警戒点”,而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网状系统——这一发现表明:睡眠不是觉醒状态的终结,而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另一种形式的活动。

 

换言之,做梦是人的另一个脑在思考问题。由此,对梦的意义的考察便重新具有了实证价值。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人睡眠时的快速眼动现象,而当快速眼动发生时,人就是在做梦。由睡眠过程的脑电图可推断,一个人每夜一般会做4~6个梦,累计用时1~2小时。快速眼动的发现使人们终于可以切实地抓住梦的踪影了,但这离揭示梦的意义还差得远。实证研究显示出的结果,始终与弗洛伊德理论若即若离。

 

沈政,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曾在电视讲座中宣称亲身参与过这样的试验:当受试者在睡眠中出现快速眼动现象时,用喷雾器将清水喷在他的头上,然后将他推醒问他梦见什么。受试者回答:“哎呀!这雨下得好大!”

 

也有人说,不是下雨而是“在大海里游泳,我怎么游也游不动,很着急”。总之梦的内容离不开水。还有,实验者把受试者的小腿托起来折两下,再放平,之后将其推醒问他做了什么梦,这时候受试者主诉的梦几乎都和运动相关,要么是梦到有人追赶,要么是掉进深渊。

 

很自然地,这类由身体刺激造出的梦会被人用来否定弗洛伊德的观点——弗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

 

而辩解者则言称,弗洛伊德一直是承认外界刺激的,他指出梦的材料来自三方面:身体状态、日间印象和儿童期的经历。外界刺激固然能造出特定的梦,但这只能说明身体刺激是组成特定梦境的材料之一,而无法全面否定梦是欲望的满足。

 

60年代,脑电放大仪和计算机科学的介入,使包括梦在内的人类睡眠行为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仁来教授介绍了一些认知过程与睡眠关系的发现:人在睡眠时可能也经历着学习的过程,即把白天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存储、组织和加工,梦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实验表明,把正在做梦的受试者连续唤醒,受试者的记忆力会出现快速衰退,几天后会精神紊乱,负面影响甚至比把人从不做梦的深睡状态唤醒更严重。

 

作为坚持实证方法的认知学派学者,周仁来的工作恰恰就是要给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提供实证支持。周将希望寄托于功能性磁共振和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解码问题。即便梦的内容收集只能靠主观报告,只要有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和记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不是不可能。”

 

周认为,在未来,通过某种解码技术,将梦的内容最终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出来,不仅完全可能,而且几乎是必须的。

 

原始人的来信

 

精神分析学派是对梦最为重视的心理学流派。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在对弗洛伊德进行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前行。

 

在朱建军看来,和弗洛伊德相比,荣格、弗洛姆等后世精神分析大师更深地发掘了梦的奥秘。

 

荣格释过数以万计的梦,他不认为梦仅仅是为了满足愿望,也不认为梦进行了什么伪装,梦展示出做梦者自己内心被忽视被压抑的一面,因此梦的本质不是愿望的满足,而是启示。

 

“曾经是弗洛伊德学生的荣格,确实是站在了弗洛伊德的肩膀上。”朱建军说。

 

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说。他指出,在人们的梦里,有时会出现极为相近的情节,孩子或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会做出有极为深刻的哲理和象征意义的梦。这是因为人类经历过的一切都在每一个人的心理结构中留下了痕迹——这就是集体潜意识。不同人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因为人们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心灵史。

    心理突破导航

    频道总排行

    编辑推荐范文

    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演讲稿事迹材料入党资料论文领导讲话文学策划文案专题合同翻译竞聘答辩学习资料法律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