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写作网山东一枝笔写作事务所主办 | 竞聘地图                             把竞聘写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竞聘动态 常见问题 信誉保障 稿费介绍 支付帮助 联系我们 合作专区 范文文库 写作中心

百万范文,免费预览

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统计分析
2010-05-07 来源:竞聘写作网 点击: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诚信所以出色,论文写作频道,欢迎您。 贫困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问题,它既是一个普通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贫困人口在世界的贫困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数量,且主要集中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通
演讲稿写作网,原创写作、专注精品。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诚信所以出色,论文写作频道,欢迎您。贫困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问题,它既是一个普通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贫困人口在世界的贫困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数量,且主要集中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通过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三个阶段扶贫计划的实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如今,解决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采取的战略举措和重要手段。同时在此会上,党中央和国务院还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异地扶贫。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切实做好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1] 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作了相关的报道,可见,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和关键。
然而,从近些年来看,关于分析农村贫困问题的文献却很少,远不如分析城镇贫困问题的文献多,而且,即使是有分析农村贫困问题,那也只是分析整个中国的范畴,对每个省市的分析少之又少,这样不能很好的对每个省市进行对症下药,解决贫困问题。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这不仅对江西,而且对我国的一些其他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省市)也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生存条件较差
江西省的地貌主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丘陵占42%。2005年江西一共有21个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集中在赣州、上饶、吉安等上山区,占江西贫困县的81%。这些地区主要是山地为主,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交通不便,通讯条件也很落后。他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山区,大多数村还不通汽车,甚至不通电话,不能接收电视,信息闭塞,物流困难,而且耕地少,过去依靠山地砍伐木竹出售赚钱,近些年来禁伐因此收入减少。不少村庄频发山体滑坡灾害,受到泥石流、山洪暴发的威胁,人身、房屋、农田遭受伤害同时也导致了农产品大幅减少,甚至颗粒无收。二是居住生活在库区,农田极少,长期处于行路难、运输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的“五难”境地。有些村庄甚至种的农作物还得遭受野兽的侵害。三是居住在低洼的江边湖边,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弱,易旱易涝。四是卫生条件差,有30%的农户没有安全饮用水,有水冲厕所的农户不到6%,使用旱厕的农户占83.3%,比全省平均低1个百分点,还有13.8%的农户家中没有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也很低,农村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暴露于室外,污染环境,容易患病传染病源,往往是地方病的高发区。而且江西的气候特点为:春多雨、夏炎热、秋干燥、冬阴冷,气候的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极易出现各类灾害天气。因此贫困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诚信所以出色,论文写作频道,欢迎您。
1.2江西省农村教育落后,农村居民的思想保守,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由于农村信息的闭塞以及教育的落后,使得不少农村居民的思想还停留在改革开放阶段甚至之前,造成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没能得到提高。2005年江西省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为8.02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文盲半文盲以及小学文化程度达到37.24%,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为0.73%,而全国达到2.74%,低于全国2.01%。虽然近些年来,农村的教育得到很大的扶持,教育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农民的教育成本压力仍然很大。2005年,江西省在校学生的学杂费人均达到1201元,占农村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49%,占到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一半,而且上大专以上的学杂费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由于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落后,大多数居民没有一技之长,几乎人仅靠家里的几亩地来维持生活,近些年来外出务工的人员尽管在增多,但是由于缺乏知识,很多人也只能做苦力过日子,劳动力并没有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见农村居民素质不高既是江西省农村贫困的现状也是农村贫困的原因之一。
1.3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江西省是个农业省份,一直以来虽然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都是有所下降,比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也相对较底,但是相对其他省份的比率来说,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大,江西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2005年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265.53、2483.7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0493元,可见江西省农村居民纯收入略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但与城镇居民来比就相差甚远。而在2005年全国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预期达到7000元,高于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4.5%,且在江西,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50%左右都是用在食品的消费上,他们主要是以生存型消费为主,商品化程度很低。
1.4江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
江西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由于缺乏资金,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在贫困地区尤其缺乏。由于农村居民缺乏知识,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一些险种,在2005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7.6%,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是农村居民的几倍。江西省也是一个流动人口居多的省份,经济发展又比较的缓慢,所以在社会保障这一方面也做得不够好。
1.5江西省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江西省处于我国的中部地区,经济等各个方面在中部来说都是相对落后的,而且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江西省也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省份。到2005年末,江西省总人口数为4311.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数为1599.47万人,农村人口数为2711.77万人。城镇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7.1%,农村人口数占总人口的62.9%,即江西省城市化水平为仅仅为37.1%。虽然近年来提倡发展中部,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在江西,小城镇主导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聚集效应较差,小城镇发展步伐就比较缓慢。且2000年至2005年,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都很低,仅为13%左右。导致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因此产业化程度不高,新产品开发滞后,农业附加值低,带动力差。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诚信所以出色,论文写作频道,欢迎您。
2  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实证分析
2.1江西省农村贫困指标体系的构建
2.1.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的时候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虑,且在选取的时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指标设置应与时俱进,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内在联系,适应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
2)可比性原则,即应尽量使指标和资料的口径、范围和其他省市的指标体系相一致。以便进行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研究。
3)系统性原则,要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应包括农村的经济发展、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以及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各个指标之间应该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
4)可行性原则,也即可操作性,意味着指标的选择应便于数据的收集和计算分析,易于理解,能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2]
2.1.2 根据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以及参考其它资料,得出江西省农村贫困指标的体系如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诚信所以出色,论文写作频道,欢迎您。
2.1  江西省农村贫困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
 
 
经济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
贫困人口发生率——X3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X4
 
社会发展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X5
农村居民基尼系数——X6
平均每劳动力负担人口——X7
 
 
 
生活质量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X8
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X9
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X10
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X11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X12
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X13
 
人口素质
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X14
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率——X15

2.2对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及其影响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2.2.1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指标体系,我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江西省2001年到2005年的贫困问题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方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系统。计算江西省农村贫困综合评价值的时候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要计算各单项评价指标,按照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涵义,分别计算各单项指标的直接数据(数据如表2.2)。然而在进行综合评价的时候,有的指标属于正指标,有的属于逆指标(即值越大,贫困问题越严重),在计算综合贫困指标值的时,如果将它们简单的加在一起,则会影响评价结果。因此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应将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简单的方法就是取其倒数。
2)如果单项指标的值不是相对值(也叫比较值)时,我们必须把它转化成为相对值,转化的目的就是将具有不同量纲的指标统一转换位无量纲值,以便进入上一层次评价的数学模型运算。相对值的计算采用的对照值就是平均值,利用各贫困单项指标与其相对应的平均值相比,即可得相对值。
3)根据上一步计算出的各单项指标的相对值,把各指标的权重考虑进去,也就是每个单项指标的相对值乘于各指标的权重,然后把每一年乘积相加,就得出江西省每年的农村贫困综合评价指标值。
2.2        江西省农村贫困指标的原始数据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1720.01
1784.6
1907.57
2126.74
2483.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231.6
2334.2
2457.53
2952.56
3265.53
贫困人口发生率(%)
2.9
2.69
2.63
2.8
2.53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
12.5
15.6
12.6
14.3
13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
4.6
5.3
5.9
6.8
7.6
农村居民基尼系数
0.24
0.28
0.29
0.28
0.31
平均每劳动力负担人口(人)
1.47
1.46
1.43
1.41
1.38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54.77
50.11
51.69
54.37
49.14
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
4.21
4.54
4.82
5.19
6.23
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
6.59
7.06
7.43
8.08
9.24
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
11.4
12.1
11.73
11.16
11.12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28.25
29.24
30.55
31.35
34.1
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部)
3.45
9.63
18.73
30.69
51.31
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6.65
6.8
6.95
7.8
8.02
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率(%)
43.6
41.6
40.2
39.5
37.24
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公报
在评价之前,我首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是对某事物重要程度进行衡量的尺度,权重大,说明该事物有重要作用;权重小,说明该事物的重要程度较小。在多指标评价以及多目标决策中,权重的作用在于突出重点指标和目标,使多指标和对目标的结构合理和优化组合,以达到整体最优的目的。在评价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时,主体指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以及人口素质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其贫困问题,因此在确定最终指标的时候我按照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而赋予其一定的权重。由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系数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系数对贫困的影响较大,同时参考其他的一些资料,因此我分别赋予这两个指标0.11的权重,其他的指标影响程度差不多,因此平均分别赋予它们0.06的权重。且在进行综合值的计算之前,还必须根据计算江西省农村贫困综合评价值时的一般步骤把具有不同量纲的指标统一转换位无量纲值,也就是计算有些指标项的相对值(如表2.3)。
2.3  江西省农村各年贫困指标比较值(单位:%)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权重
A1
85.81
89.03
95.16
106.1
123.90
C1=0.11
A2
84.27
88.14
92.80
111.49
123.31
C2=0.11
A3
3448.28
3717.47
3802.28
3571.43
3952.57
C3=0.06
A4
12.5
15.6
12.6
14.3
13
C4=0.06
A5
4.6
5.3
5.9
6.8
7.6
C5=0.06
A6
416.67
357.14
344.83
357.14
322.58
C6=0.06
A7
68.03
68.49
69.93
70.92
72.46
C7=0.06
A8
182.58
199.56
193.46
183.92
203.50
C8=0.06
A9
4.21
4.54
4.82
5.19
6.23
C9=0.06
A10
6.59
7.06
7.43
8.08
9.24
C10=0.06
A11
11.4
12.1
11.73
11.16
11.12
C11=0.06
A12
92.03
95.25
99.52
102.12
111.08
C12=0.06
A13
15.56
42.31
82.29
134.82
225.42
C13=0.06
A14
92.05
93.88
95.94
107.68
110.71
C14=0.06
A15
229.36
240.38
248.76
253.16
268.53
C15=0.06

2.3为江西省农村各年贫困指标比较值。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系数A1=各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年的平均值(原始数据见表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系数A2、平均每劳动力负担人口系数A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系数A12、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系数A13、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系数A14算法类似于上述公式。且由于贫困人口发生率、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平均每劳动力负担人口、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以及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率属于逆指标(即值越大,贫困问题越严重),所以采用它们的倒数作为江西省农村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与它们相对应的指标分别是A3、A6、A7、A8、A15,即A3=1/贫困人口发生率,A6=1/农村居民基尼系数,A7=1/平均每劳动力负担人口系数、A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A15=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以及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率。
综合评价指标值越高,说明贫困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反之,则说明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设Ci为第i项权重(f=∑Ci=1),Xi代表第i项指标,Ai代表第i项指标的值,S为各项指标的综合值,则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S=∑Ai*Ci                     (2.1)
根据(2.1)公式,我们可以得出江西省2001—2005年农村贫困评价指标的综合值(如表2.4)。
2.4     江西省农村各年贫困综合评价指标值表 (单位:%)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1*C1
9.44
9.79
10.47
11.67
13.63
A2*C2
9.27
9.70
10.21
12.26
13.56
A3*C3
206.90
223.04
228.14
214.29
237.15
A4*C4
0.75
0.93
0.76
0.86
0.78
A5*C5
0.28
0.32
0.35
0.41
0.46
A6*C6
25.00
21.43
20.69
21.43
19.35
A7*C7
4.08
4.11
4.20
4.26
4.35
A8*C8
10.95
11.97
11.61
11.04
12.21
A9*C9
0.25
0.27
0.29
0.31
0.37
A10*C10
0.40
0.42
0.45
0.49
0.55
A11*C11
0.68
0.73
0.70
0.67
0.67
A12*C12
5.52
5.72
5.97
6.13
6.66
A13*C13
0.93
2.54
4.94
8.09
13.52
A14*C14
5.52
5.63
5.76
6.46
6.64
A15*C15
13.76
14.42
14.93
15.19
16.11
S=∑Ai*Ci
293.73
311.02
319.47
313.56
346.01

从表2.4中我们可以看出,2001到2005年江西省农村贫困综合评价指标值分别为293.73、311.02、319.47、313.56、346.01,用EXCEL软件做出的散点图如图2.1,可见,从2001年到2005年,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综合评价指标值越来越高,只是在2004年的时候略有回调。这说明江西省的农村贫困问题在逐年的得到改善。
2.1   各年综合指标值的散点图
根据表2.4的数据,我们还可以得到2001—2005年江西省农村贫困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以及人口素质指标的散点图,具体如图2.2、2.3、2.4、2.5,从这四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江西省的农村经济发展、生活质量以及人口素质在不断的增高(经济发展在2004年略有回调),只有社会发展这个指标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也不能说明江西省农村贫困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低,因为在这个指标中,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近几年来不断的增大,说明农村居民存在收入不均、贫富两极出现分化逐年增大,不利于农村的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农村居民收入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缩小居民们收入的差距。
2.2     各年经济发展的散点图
2.3  各年社会发展的散点图
2.4  各年生活质量的散点图
2.5  各年人口素质的散点图
2.2.2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以2001—2005年江西省农村贫困指标的数据为原始数据(原始数据见表2.2),主要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3],运用SPSS软件对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便更深层次的研究江西省农村的贫困问题。
首先确定多元线形回归模型的因变量,由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纯收入对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相对重要的指标,所以本文选用其为因变量,通过逐步筛选法[4](在每个自变量进入方程后,判断是否存在应剔除方程的自变量)分别对它们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1)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
由表2.2的原始数据可以得出如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5)
2.5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ant)
1634.166
20.106
 
81.278
.000
 
X13
16.271
.708
.997
22.975
.000
2
(Constant)
45.555
353.807
 
.129
.909
 
X13
20.720
1.024
1.270
20.226
.002
 
X15
36.790
8.192
.282
4.491
.046
3
(Constant)
-1076.858
30.222
 
-35.632
.018
 
X13
23.153
.070
1.419
332.519
.002
 
X15
52.499
.480
.402
109.372
.006
 
X11
37.553
.924
.050
40.660
.016
4
(Constant)
-1079.632
.000
 
.
.
 
X13
22.605
.000
1.385
.
.
 
X15
51.905
.000
.398
.
.
 
X11
35.463
.000
.047
.
.
 
X10
8.245
.000
.027
.
.

a  Dependent Variable: X1
从表2.5中我们可以看出,最终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X1=1.385X13+0.398X15+0.047X11+0.027X10       (2.2)
其中各自变量前的系数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程度。可见,在其他变量保持一定的条件下,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增加一个单位,将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平均增加1.385个单位;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增加一个单位,将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047个单位;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增加一个单位,将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027个单位。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当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率增加一个单位时,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398个单位,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及文化程度率是个逆指标,它越高说明江西省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很低,这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0.398个单位不符合情理,因此我们可以推知,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及文化程度率指标虽然纳入了模型中,但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反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高低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2)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
由表2.2的原始数据可以得出如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6)
2.6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ant)
-2075.308
142.834
 
-14.529
.001
 
X14
648.845
19.552
.999
33.186
.000
2
(Constant)
-1183.001
72.056
 
-16.418
.004
 
X14
510.279
11.101
.785
45.966
.000
 
X13
5.116
.398
.219
12.845
.006
3
(Constant)
-1334.095
9.897
 
-134.805
.005
 
X14
502.710
.946
.774
531.556
.001
 
X13
5.941
.054
.255
109.553
.006
 
X15
4.636
.252
.025
18.407
.035
4
(Constant)
-1379.058
.000
 
.
.
 
X14
499.191
.000
.768
.
.
 
X13
6.009
.000
.258
.
.
 
X5
3.278
.000
.009
.
.

a  Dependent Variable: X2
从表2.6中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X2=0.768X14+0.258X13+0.009X5         (2.3)
可以看出,在其他自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为引起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0.768个单位可见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大的影响着他们的人均纯收入,只有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纯收入;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为引起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0.258个单位,可见有了电话,农民可以得到比较及时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对农民的收入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小,当它增加一个单位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加0.009个单位。
通过上述的多元回归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这三个指标对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比较大。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对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比较大。当然还有一些指标虽然没有进入到回归模型中来,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指标对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影响,只是那些指标对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以及纯收入影响不是太大。
3  解决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思考
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持之以恒的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根据江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以及结合江西省农村贫困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如何解决江西省农村的贫困问题,我提出如下几点相关的建立和意见:
3.1加强农村教育,帮助农村居民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
江西省的农村教育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在解决江西农村贫困问题的时候,教育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既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更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基础。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就有可能在不同的方面进行消费,比如文教娱乐、住房、医疗等,而不仅仅局限于食品的消费上。也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自身能力增强了,才能进行产业结果的调整,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顺利发展第二、三产业。因此要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
3.2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的培训
在江西省,很多农村居民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受过多少的教育,所以基本上只靠家里的几亩地来维持生活。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的培训,把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一件大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较为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要围绕现代化农业建设,结合农时季节需要,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3.3加快农村生活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
1)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基础投资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在农村的投资重点应转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推动农村饮水、厕所和厨房改造等。各级政府应将更多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从财政上资助农村通电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2)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在江西农村,很多地方还是没有通公路,农村居民想进城都要翻山越岭,而如果在这些地方,即使农民的家里的农产品或畜牧业等产量很好,也不能及时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没有通公路,农民就得一担一担的挑到市场上卖,这样农民会很辛苦,而且一些新鲜的产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卖出去,也会很容易的变质,从而造成农民的损失。这样就很容易打击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他们会终止去生产原本可以让他们挣钱的门路。因此要尽快实现建制村村通公路,以便农民的生产生活。
3)加强农村的通信设备。随着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很多信息都是通过电视、电话以及一些高科技来传送,不再是以前那种靠村委会或很落后的传送方式也传送。有了电视、电话等,农村就可以通过它们来了解当今社会很多的需求信息,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因此
尽快解决江西省部分农村不通电话、不能接收电视信号、信息闭塞等情况。使农村居民充分及时地了解到目前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3.4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首先坚持发展大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城市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江西省要坚定不移的发展壮大省会南昌,突出南昌在全省城镇体系建设规划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把九江、景德镇、赣州、上饶等设区市发展为中型城市;积极推进其他设区市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特色的城市群体。最终形成大中小各个层次的城市齐头发展的良好势头。其次要坚持以县城为重点,着力培养小城镇[5]。这样才有机会使得农村中更多具有转移能力的劳动力得到转移,改善农村居民的就业压力。
3.5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1)稳定现有出台的政策措施,完善各种补贴办法,在全面减税的基础上减少农民负担。众所周知,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很多,所以在丰收年的时候要把农民们剩余的劳动产品收上去,确保农民手中的产品不要浪费,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在收成不好的时候,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农民度过难关。且对生存条件差,基础条件差的村庄,通过加大投入和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帮扶开发政策改变面貌。
2)适时适地移民扶贫。对生活在一些地理环境实在是恶劣的农村居民,政府可以在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建立扶贫开发区,实行整体移民搬迁。且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有地安置与无地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3.6建立完善高效的保障体系
1)加快建立农村生活保障制度的步伐。对于农村最低收入户、温饱生活不能保障的家庭,政府应该大力的给与扶持,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确保他们最低的生活保障,也使得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缩小,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发展。且要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并且要确保老年人,特别是“五保户”的家庭老人的生活有所保障。
2)大力加强农村的医疗体系,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在江西的现阶段,大部分村逐步建立了农村医疗合作社,但是还有一部分地区医疗基础设施仍不健全,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且要不断加强对乡村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农民能享受就近方便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诚信所以出色,论文写作频道,欢迎您。
 
参考文献
 
[1]胡平,2006:《关于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时思考》,《乡镇经济》第4期。
[2]于斌,2006:《陕西省农村贫困问题的统计研究》,《统计观察》第10期。
[3]邓波、张红燕,2004:《江西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价格月刊》第12期。
[4]戴冬秀、李睿、宋化民,2004:《基于链式模型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科技进步与对策》第6期。
[5]邓祖龙,2006:《构建和谐社会要多把阳光洒向农村低收入户》,江西调查网。
[6]申兵,2006:《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农村扶贫开发对策》,中国经济信息网。
[7]杨国涛、孟令杰,2005:《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分析和消除农村贫困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第5期。
[8]卢坤生、陈汉勋,2006:《江西农村贫困群体状况调查与分析》,《社会工作》。
[9]Chen,Haichun,M.J.Gordon,and Zhiming Yan,1994, “The Re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an Urban Chinese Family.”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 201-213。
[10]Lipton.Michael,1997,“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 London”Temple Smith。
[11] Rome,XLVI,1993,“Transformational Recession,A General Phenomenon Examine through the Example of Hungary’s Developme”Economic Appliquee, No.2。
 

[1]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 吴碧英,2004:《城镇贫困:成因、现状与救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P21—43。
[3] 于秀林、任雪松,1999:《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P237。
[4] 薛薇,2003:《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03。
[5] 邓波、张红燕,《江西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载《价格月刊》2004年第12期

    统计论文导航

    频道总排行

    编辑推荐范文

    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演讲稿事迹材料入党资料论文领导讲话文学策划文案专题合同翻译竞聘答辩学习资料法律文书